客户端APP下载

“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 (第八场) 介绍“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快汉中 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有关情况

时间:2022-08-09 12:33:26 来源:陕新发布

8月9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汉中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启东,汉中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刘伟,汉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郝明森出席,介绍“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快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发布会第八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汉中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启东先生,汉中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刘伟先生,汉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郝明森先生,请他们围绕“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快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张启东常务副市长介绍情况。

pic

张启东: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在这里见面,并介绍汉中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先,我谨代表汉中市委、市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汉中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汉中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汉中胸怀“两个大局”、担当时代大任,坚持不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五年;也是汉中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坚韧执着取得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显著成绩的五年。五年来的成绩可以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支出年均分别增长6.6%、7.8%、8.4%、8.9%和8.6%,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GDP达1768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汉中跻身全国地级城市品牌影响力百强榜第85位,获评全国十大旅游目的地,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聚力打造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城市建成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兴汉胜境、天汉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坚持“一县一策”,城固、南郑、勉县跻身全省十强县,洋县荣获全国有机产品十佳县,佛坪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省5个高质量发展“工业强县”我市占3个。9个省级名镇、1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条风景线串珠成带,荣获“美丽中国最美城镇奖”。

三是生态优势日益彰显。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整治秦岭巴山“五乱”问题,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33.6万亩,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扎实推进三大保卫战,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全市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两山资源公司”实现市县全覆盖,获银行机构授信总额突破90亿元

四是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市场主体总量达26.9万户,是“十二五”末的1.7倍。西成高铁、阳安二线、宝巴高速汉中段、西镇高速建成通车,“绿巨人”动车、汉中始发北京高铁开通运行,秦巴深山环线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固机场运量指标位居西部机场前列。深度对接秦创原总窗口,推进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西汉蓉航空产业带、环陕理工创新创业园和中央创新区建设,发挥中航工业301所作用,国家级创新型城市通过评估验收。汉中发展大会、航空产业发展大会等高端论坛成功举办,京东、东旭、修正等大企业落户汉中,“汉西欧”班列常态化运行,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8.5%。

五是民生福祉显著改善。10个贫困县(区)、1010个贫困村、52.4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摘帽。新增城镇就业18.4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4.5%和34.9%。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823所,提前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达标县创建。新建、改扩建各类医院91所、养老服务设施1874个,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和国家长护险试点市。

六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1456个,汉中跻身全国城市传播百强榜。汉中籍老英雄张富清荣获“共和国勋章”,30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及“中国好人”。“汉中三堰”申遗成功,张骞传说、汉中藤编等8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朱鹮文化展亮相G20峰会,《凿空者》《汉中栈道》《朱鹮记》《逐梦蓝天》等作品讲述了汉中精彩故事、展示了汉中独特魅力。

七是民主法治不断进步。人大、政协工作取得新进展,市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法工委地方立法联系点。法治汉中、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药安全平稳向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荣获省级“平安市”。基层“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和全省“五连冠”。

八是政治生态不断净化。高质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工程”和标准化建设,牢固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的导向,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重拳出击惩贪治腐,一体推进“三不”建设,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

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今后五年,是汉中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全面实施“13469”发展战略,更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更加做强“四个在汉中”总抓手,更准把握“高科技、大生态、厚文化、国际范、共富裕”总方向,更严落实“六个始终坚持”总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未来五年,全市的奋斗目标是:“干好135,实现翻一番”。干好“135”就是一年冲刺、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实现翻一番就是通过五年努力,争取地区生产总值在2021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番,推动经济总量在全省提占比,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基本建成区域生态经济中心、教育科创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高地、内外开放高地、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十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护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强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五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底。六是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抢占高质量发展全新赛道。七是推进城乡融合协同,拓展优化高质量发展空间。八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彰显高质量发展特色魅力。九是坚持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崭新成果。十是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疫情冲击叠加压力,我们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各项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出台稳住经济大盘80条措施,实施工业稳增长“十条”、稳粮保供“十条”等配套措施,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健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27.47亿元,同比增长4.9%、位居全省第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位居全省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7%、位居全省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位居全省第7;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44.7%、位居全省第1,市场主体总量达31.15万户、位居全省第3;全市工业园区亩均投资强度883.6万元,被评为全省“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领跑者;夏粮面积、产量、单产三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1,夏种面积271万亩、秋粮有望增收;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进京赴省上访批次实现双下降;上半年中心城区优良天数达158天、同比增加18天,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全市优良水体达100%。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扣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常到汉中走一走、看一看,亲身领略“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魅力风采,感受汉中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变化,更好地关注汉中、宣传汉中、推介汉中,为汉中发展建言献策、加油助力。谢谢大家!

李惠:谢谢张市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请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杂志提问:您好,我是中国报道杂志记者。我们了解到,汉中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请问,汉中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张启东: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的使命任务,更是汉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迫切需要,是汉中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统领。为此,我市编制出台《汉中市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深入实施13469战略、建好区域中心城市。具体来讲:1,就是坚持“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3,就是对标2025、展望2035,从经济扩总量提质量,城市壮实力提能级,群众增福祉共富裕三个方面设置了阶段性奋斗目标。4,就是以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为总抓手,厚植特色优势、激活发展动能、提升能级品位,建设宜居宜教宜业宜养宜游汉中。6,就是建设区域生态经济中心、区域教育科创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国际人文交流高地、区域内外开放高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9,就是抓紧抓实绿色发展、创新驱动、金融服务、文化传承、内外开放、交旅融合、城市建设、共建共享、安全发展九个方面重点任务,把汉中建成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同时,为更好推动《规划》落实,我们立足当前所需、放眼未来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相统一,聚焦汉中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先后编制出台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14个三年行动计划,对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形成了较为全面立体的支撑体系,体现了对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整体把握、系统贯彻和一体落实。

未来,我们将按照上述思路和举措,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321万汉中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将汉中建设成为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惠:请继续提问。

中国新闻社提问:您好,我是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汉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领跑全省,连续16个月稳居第一,有力稳住了经济大盘、促进了经济增长。请问汉中是如何抓项目、扩投资的?

pic

郝明森: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坚定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信心决心,坚持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全省领先。

一是宽视野谋项目,蓄积高发展势能。聚焦国家战略导向、投资方向,精准谋划对上可争资、对外可引资、对内能融资的重大项目,谋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项目254个、“3552”现代产业体系项目315个、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6个、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项目458个等一批项目,项目总投资突破万亿元。紧贴我市“13469”发展规划和总体部署,深度挖掘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优质项目,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首次突破千亿,成为全省第5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过千亿的设区市,项目总量、质量、体量实现“三量齐升”。

二是高效率建项目,激发稳增长后劲。坚持以高线目标保底线任务,按照元季抢开、一季度冲刺、二季度全开、三季度抢建、四季度收官总基调,推行红旗、蜗牛命名激励鞭策机制,“五个季度”抓项目、“四个一批”晒项目,强推项目快开、快建、快投,市级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上半年全市38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5.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1.3%,超均衡进度11.3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7%,连续16个月稳居全省第一,项目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实现“三量齐升”。

三是精细化保项目,稳定扩投资增势。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资金、审批等要素需求,新增土地指标向省市重点项目倾斜,重点建设项目获得融资支持达99亿元以上,累计争取中省项目资金63.2亿元,政府投资项目和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90个、65个工作日,力促项目快开快建、快投快用。

总之,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重不利因素,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项目稳住经济大盘,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在项目建设中比激情、比担当、比实干,在经济发展上争进位、争先进、争一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惠:请继续提问。

香港商报提问:您好,我是香港商报记者。当前,陕西省正聚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汉中市作为最早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地市之一,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pic

刘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汉中市委、市政府抢抓融入秦创原战略机遇,平台通道一起建、外引内育一起抓,有力推动了科创资源高效对接和成果落地转化,2021年汉中融入秦创原监测指标考核列全省第2位。

一是抓早动快,抢抓秦创原建设战略机遇。汉中市是全省第一批与西交大、西咸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和共建协议的地市,首家组建秦创原汉中科创中心入驻西咸新区西部创新港开展工作。同时,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全面领导融入秦创原工作,及时出台《汉中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汉中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2022年工作要点》,确保形成全市工作合力。

二是高点布局,着力构建汉中创新大格局。积极谋划打造以汉中为支点,以西安、成都为两极的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编制《战略性规划》,力推其纳入秦创原总窗口建设体系一体化推进,拓展科技创新资源流转通道。同时,快速布局推进环陕西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园、中央创新区和学研小镇等核心科创园区建设,增强外溢资源吸引承接能力,营造创新强磁场。

三是凝心聚力,打造秦创原汉中内外平台。先后建成秦创原汉中(飞地)科创中心、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推动秦创原网络平台汉中分平台与省级总平台数据联通,支持汉台、镇巴、宁强等建设秦创原县区分中心,基本形成省市县联通、线上线下互动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四是融通协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注重秦创原“孵化器”“加速器”“促进器”载体建设。成立了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汉中中心、陕钢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科创大构架基本形成并逐步壮大。依托秦创原汉中(飞地)科创中心,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与各高校建立稳定技术协作关系,围绕汉中“3552”现代产业体系,先后组织3批专家团队来汉深度调研,整理出38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和重点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形成了一批科技成果,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召开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和成果落地签约活动,完成路演技术成果18项、科研院校与企业现场签约12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畅通循环。

五是聚集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延链赋能。制定印发《汉中市科技创新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绘制高端装备、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等“3552”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16条产业链全景图,为精准布局科创资源,赋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出台《汉中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搭建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益生菌、羊肚菌、稻蛙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联合体,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六是引育并重,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实施“天汉英才”工程,设立人才专班、人才编制周转池、人才资源共享池、企业人才飞地、高层次人才服务银行等,推广一锋专班经验做法,在滨江新区建设了“科技经纪人培训基地”,着力加快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人才”的招引和培育,已建立4个“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新增“新双创”队伍268个,科技经纪人126名,为汉中融入秦创原建设大局,实现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李惠:请继续提问。

群众新闻网提问:您好,我是群众新闻网记者。近年来,汉中市科技创新综合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请问汉中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着力壮大创新主体,促进两链融合,优化创新生态,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位于全省第一方阵。

(一)拉大科创格局。抢抓融入秦创原战略机遇,全省第一批与西交大、西咸新区签订合作和共建协议,先后建成秦创原汉中(飞地)科创中心、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和秦创原网络平台汉中分平台,支持县区建设分中心,外引内育一起抓、平台通道一起建,确保汉中与全省创新发展同频共振。积极谋划打造以汉中为支点,以西安、成都为两极的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编制《战略性规划》,致力于以大通道建设,统筹大资源,拓展大市场,促进大发展。

(二)构建创新高地。通过5年接续奋斗,汉中成功创建全省第3家国家创新型城市。汉中经开区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航空经开区、宁强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力推动航空经开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支持洋县对标开展省级农业高新区创建,致力打造多点支撑、错位发展的高能级创新示范区。大手笔布局推进环陕理工大学双创园、中央创新区和学研小镇等核心科创园区建设,加速吸引聚集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营造创新强磁场。

(三)壮大创新主体。坚持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着力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孵化体系。五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9家跃升至106家,增长3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213家;新发展瞪羚企业9家。培育“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33个。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搭建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联合体10个,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联合攻关。

(四)促进两链融合。围绕汉中“3552”现代产业体系,制定航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和科技创新等16条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和全景图,精准布局科创资源,赋能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省科创项目,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着力支持航空、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等3个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五年累计取得科技成果618项,其中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370项,开发150余种高新技术产品。创新实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目前已征集发布第一批重大技术和一般技术需求37个,揭榜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优化创新生态。全省首家以市委名义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谋划制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构建高位统筹、高效运行、高质推进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成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汉中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西交大汉中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大平台,联动秦创原汉中内外平台,拓宽企业牵手大院大所渠道。市委、市政府力推成立汉中绿色循环科技投资基金,撬动西安交通大学王宏兴教授团队研发的“单晶金刚石项目”和“5G键合材料项目”成果在航空经开区落地转化投产和陕西硬质合金工具公司、燕航精工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快构建。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李惠:再提一个问题。

西部网提问:您好,我是西部网记者。汉中在推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中,是如何谋划布局产业体系的?

郝明森: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推进汉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从区域中心城市到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没有现代产业体系,就没有现代化区城中心城市。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上,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要构建符合省委要求、切合汉中实际、契合产业升级趋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此,汉中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3552”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主要构想是:

一是坚持将发展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把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绿色制造业强市建设。二是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能源、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三是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技术服务、现代商贸五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服务制造融合基地。四是依托汉文化优势和秦巴山水生态优势,聚力推动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国内知名的绿色康养之都。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产业层次的升级支撑着城市层级的跃升。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坚定不移延链、补链、强链、扩链、聚链,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李惠:感谢几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