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渭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发布会(三十二)

时间:2022-09-06 12:22:18 来源:陕新发布

8月30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二场),邀请市卫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等单位通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祖亮主持发布会。

pic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祖亮: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渭南市第三十二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朱海战同志

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合作中心副主任  周明延同志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苏鑫同志

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主任  赵渭婷同志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单位有:国际在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中省市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

现在请市卫健委朱海战同志就我市疫情最新动态和工作举措进行通报发布。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海战:

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下面,我就8月29日0-24时我市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关情况及疫情处置情况通报如下:

8月29日0-24时,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渭南经开区报告。

本土确诊病例1,女,69岁,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女,60岁,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女,72岁,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女,10岁,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以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至市级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

本轮疫情我市共报告新冠肺炎感染者共58例,其中:确诊病例32例,无症状感染者26例。58例感染者中渭南经开区30例,临渭区12例,蒲城县11例,渭南高新区3例,大荔县1例,潼关县1例。

本轮疫情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党员干部担当担责、昼夜奋战,全市城乡群众积极配合,服从指挥,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狙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市已连续9天无社会面感染者,城三区连续11天无社会面感染者。8月27日,城三区分层分类分级分步有序调整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措施。市应疫办连续6次调整降低风险区域等级。全市目前共有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23个。8月28日以来,陆续解除集中隔离场所23个,解除密切接触者1196人。在院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健康状况持续好转。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毫不松懈、再接再厉,持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因时因势,动态调整优化防控策略,科学精准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持续把牢“两站一场”和交通卡口,着力强化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区域管控。严格规范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措施,落实低风险区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要求,做到“一扫一测三查验”,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努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胜利。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重道远。希望广大市民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倍加珍惜和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积极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听从当地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早日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胜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祖亮:

谢谢朱主任的通报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哪位媒体朋友还有想补充了解的问题,可以向几位发布人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新闻单位,谢谢。

陕西日报记者:

周主任,你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市发改委本轮疫情对我市重点项目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年度投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合作中心副主任周明延:

答:项目建设是投资的“稳定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为抓手,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截至7月底,48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462个,累计完成投资736.5亿元。我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交通运输、资金保障、原材料供应和人员用工影响,全市共有6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停工停产,导致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减速,投资回落。

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将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以高质量项目建设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强化项目复工复产。加大对市级重点项目单位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协助投资主体做好疫情防控、人员返岗、物资运输、资金保障等协调服务工作,争取64个停工项目9月初全部复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应开尽开,应复尽复,力争把疫情耽误的建设工期抢回来。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推进。指导各县市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倒排工期、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强抓工期,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充分利用9、10、11月施工建设黄金期,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紧紧抓住中省一系列稳经济的利好政策,为项目单位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为项目建设鼓劲加油、提速助力。三是强化项目服务保障。进一步落实落细重大项目市县领导包联包抓和联络员跟进服务机制,围绕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问题协调等重要环节,加大项目调度管理和督导检查力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华商报记者:

苏局长,你好,我是华商报记者,今年是工业倍增计划实施第二年,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针对当前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下一步如何推动工业倍增计划实施?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

答:今年以来,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增长会议精神,落实政策措施,大力破解企业发展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氛围。今年1-7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突发疫情对工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部分企业员工到岗受限。按照疫情管控要求,主城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企业人员到岗难度较大。疫情期间,全市66户企业停工停产,当前仍有16户规上工业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二是物流运输受阻。由于我市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物流、原材料车辆入渭意愿降低,原料运输难度加大。如中联重科、奥尔德、西部重工、陕西中挖等配套企业供给不足,影响企业生产运营。受疫情影响,预计8月全市工业总产值同比、环比会有所下降,但整体将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针对当前疫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市工信局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千方百计稳住工业经济、全力保障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我们将从以下推动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一是稳定企业正常生产。在严格落实企业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加强对127户“白名单”企业跟踪服务,落实企业包联帮扶责任制,及时收集、整理、协调解决企业物流运输不畅、原材料供应困难、生产人员不足等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坚定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兑现支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兑现2022年新增产能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超产超销、技术改造、产业链项目等奖励资金。三是发挥重点行业支撑作用。鼓励金钼、山阳煤矿等高增加值率企业抓住当前价格有利形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产多销,为全市工业稳增长再做贡献。四是加强工业增量培育。强化要素保障供给,协调解决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运行中的各类问题,确保工业项目如期建设、按期达产。重点推进神渭煤炭、红马锂离子多元正极材料二期等新增产能项目达产,加强增量培育。五是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认真落实中省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要求,排查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治落实降费减负政策不到位、不按要求执行国家和地方已出台惠企政策等行为,“一起益企”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我们将以硬的措施,实的举措,全面推动工业倍增计划稳步实施。

国际在线记者:

周主任,你好,我是国际在线记者,请市发改委介绍一下近期能源保供有关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合作中心副主任周明延:

答:我市新一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发改委坚决贯彻落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和安排部署,紧盯民生保障、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扎实做好煤电油气等重要生活和生产要素的调度运行,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时期煤电油气运的平稳有序。8月15日至8月29日,我市原煤生产72.1万吨,5大主力火电厂发电量15亿千瓦时,日均发电量1亿千瓦时,电力消费量10.2亿千瓦时,日均消费量6800万千瓦时,最大负荷407万千瓦,天然气消费1431万立方米,日均消费95.4万立方米,其中渭南主城区23.1万立方米,成品油日均消费450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平稳有序。为此开展的6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由相关责任单位和企业组成的保供协调联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能源保供的具体问题,确保保供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密切监测煤炭、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企业生产供应动态,建立日信息报送和周运行调度机制,及时分析研判保供形势,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可靠供应。三是细化有序用电、用气方案和应急保障预案,把民生和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严格保障,加强对253家定点医院、医疗机构、疾控中心、隔离酒店等疫情防控重要单位的供电、供气保障服务,对居民用电、用气采取欠费不停电不停气措施。四是对疫情防控期间煤电油气进行统筹安排,要求煤炭、电力、天然气等承担民生保障单位和企业制订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扎实细致做好保供工作,137个供电所、147个营业厅均正常营业。五是加强对煤炭、发电、电网、燃气企业和电力、天然气管线等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和管理,防止因突发事件造成停断电、停气事故发生。六是深入能源生产和运行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在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企业在交通运输、人员通行、物资保障提供相关服务,实现了36家能源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在能源保供上做好四方面工作,以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一是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煤炭、电力、天然气生产、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保供工作方案,细化各项保供措施,强化机制保障、资源落实、价格调控、运行监测、应急值守等方面工作,形成运行顺畅、落实到位、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切实提升能源保供能力。

二是加大供应保障。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大煤炭产能释放力度,确保市域内5大统调电厂电煤不低于750万吨,全年煤炭产量1300万吨。督促发电企业全力做好煤炭采购、运输和机组安全运行等工作,确保电煤储存充足,机组可靠运行,全市发电量不少于320亿千瓦时。指导天然气保供企业落实2022年度天然气资源,加快天然气合同签订工作,城镇燃气企业完成5%储气调峰能力建设,市级1200立方米应急储气调峰项目10月底投产运行,提升天然气应急保障能力。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企业新增用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对商超、便利店及生活必需品生产配送企业,电费给予优惠,对流动资金紧张、缴费有困难的企业采取不停电政策,对不能正常开工复工企业,申请减容、暂停、恢复变更,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减免收取容量电费。对党政机关、疫情防控机构、重点生产企业、大型商贸市场等实施电力用户精准调度,采取配备应急电源、加强线路检修等有效措施,保障疫情防控、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用电。

四是强化安全生产。加强对电力设施、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检查和管理,重点对142条保供线路、重点供电区域、重点设备和356公里输气管道及设施进行防控防范,确保电力设施和输气管道运行安全可靠。同时,完善应急抢险专业力量,备足各类应急抢修物资,全力做好电力和输气管道应急防范及故障抢修,为项目复工、企业复产、商业复市创造良好能源供应环境。

西部网记者:

赵主任,你好,我是西部网记者,疫情之下隔离群众、抗疫前沿的医务人员和其他岗位的防控工作人员等身心压力非常大,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缓解应对呢?

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主任赵渭婷:

答:疫情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面对疫情,部分群众在可能会出现担心害怕、孤独无助、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尤其是正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确诊患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隔离人员、中高风险区域正在隔离的群众,以及连日以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其他岗位的志愿者们,身处疫情防控最前沿,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

在这里我们建议大家要: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适心理、管理不良情绪、坚定必胜信心。

首先一定要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当个体面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时,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是自然的正常反应,这些不适感让我们更加认真对待当下所面临的情况,从而选择正确的防护措施,只有不良情绪持续积累,没有及时进行调适时,才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损伤。

第二、学会适度宣泄不良情绪。适当的宣泄,可有效减少情绪困扰,诉说烦恼、倾听他人、在安全的环境内哭一场,都是宣泄情绪的有效方式。也可尝试与自己当下的情绪对话,把情绪之中的念头全部写下来,读出来,当把不具体的情绪变成可以看见、可以读出来的文字时,心里的负面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第三,借助各种平台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正念放松训练”等,以维持身心稳定,也可以通过厨艺、运动、音乐、绘画等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体验。

除此之外,在科学防护的基础上,一定要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均衡饮食、规律充足睡眠、适度合理运动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如果我们通过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仍不能缓解心理压力,则要主动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或拨打我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913—2099958,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咨询师会在线上和大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后期我们渭南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也会在全市范围内,以村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主要工作基地,针对各类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帮助市民朋友们戴上防疫、抗疫的“心理口罩”,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公众筑起“心理防护”的坚实围墙。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祖亮: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

感谢今天4位发布人,同时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辛苦了。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