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贯彻二十大精神 深化‘三个年’活动 奋力谱写陕西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 介绍“当好现代农业国家队 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 有关情况

时间:2023-07-06 14:57:00 来源:陕新发布

7月6日10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仲山出席,围绕“当好现代农业国家队 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单红主持。

pic

单红: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化‘三个年’活动、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今天我们非常地高兴邀请到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先生,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仲山先生,请他们围绕“当好现代农业国家队 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黄思光书记作介绍。

pic

黄思光: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并介绍杨凌示范区有关情况。首先,我谨代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以及各新闻媒体单位,长期以来对杨凌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宣传,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7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大部署。26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共建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杨凌广大科教工作者和建设者扎根西部、栉风沐雨、砥砺奋斗,认真履行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使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示范,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蹚出了新路,为深化农科教改革创新了模式,为国家布局建设农高区创造了范例,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行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示范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力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注入了科技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秦创原农业板块、杨凌自贸片区和综合保税区落地建成,新增3名院士和110名领军人才,创建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5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61项,新建示范推广基地237个,转化交易科技成果462项,培育新品种超过500个,输出农业科技人才超过15万人。今天的杨凌,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从当年一个普通的关中小镇发展成为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农科新城”。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我们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起点,贯通落实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藏粮于技看杨凌,农业对外开放看杨凌,陕西农业在全国树起来看杨凌”的殷切期望,立足现代农业“国家队”定位,紧盯“三区三高地”目标,着力打造世界知名农科城,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全力以赴搭平台、建机制、激活力、聚要素、促融合、强辐射,重点聚力在“打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乡村振兴示范引领高地、我国农业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平台、谋准谋深谋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示范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当前,示范区上下正在凝心聚力抓发展、奋发有为开新局,杨凌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的发展势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各方面工作总体进展良好。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强力推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跃升。一是圆满完成中-代表考察保障工作。我们把服务保障峰会代表考察、媒体考察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筛选考察点,全力保障考察行程,圆满完成了峰会外媒记者团、乌兹别克斯坦扎克州州长访问团接待工作。配合峰会宣传,深入挖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杨凌与中亚五国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成果,在央视、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营造了喜迎盛会的浓厚氛围。二是成功筹办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5月29日至3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议的“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杨凌成功举办,这是继中国-中亚峰会之后在陕西举办的又一高规格外事活动和国际性会议,再次让全球目光关注陕西、聚焦杨凌,树起了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国际合作交流新的里程碑,赢得了各方的普遍赞誉,得到了全国政协沈跃跃副主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扩大了杨凌在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话语权。三是推动基地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我们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支持,在北京召开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部际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方向。争取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12期,实施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研修班等培训项目7期,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政府官员、300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试验试种小麦、玉米等作物6500多亩,与上合组织国家签订肉类及其农副产品投资合作协议3项,乌兹别克斯坦商品原料交易所入驻杨凌。全力推进生物科技研发、大宗农产品贸易、跨境电商等24个外贸项目加快落地,1-5月份全区外贸总额4.53亿元,同比增长17.2%。

二、强力推进旱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农业科技拔尖筑峰取得新突破。一是高标准建设中国(旱区)种业硅谷。我们全面推进国家旱区农业种业创新基地、国家品种测试评价分中心、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种业创新平台建设,引进正大、大北农、中农发种业等知名种业企业入区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良科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研发中心、省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去年,杨凌伟隆种业成为我省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就在前几天,又传来喜讯——杨凌荣华种业成功晋级,成为我省第二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与此同时,今年杨凌8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18个非主要农作物通过国家登记,“西农511”“伟隆169”“秦优1618”等6个品种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两项种业创新成果获2022年度全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围绕现代种业、土壤改良、农业节水、生物安全、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4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59项,获全省科学技术奖励12项。深入推进区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我们统筹区校创新资源,全力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和平台功能,主动承接农业科技创新“三项改革”成果,积极筹建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完成国家立项、中央财政资金争取等前期工作。推动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全面开工建设。获批建设“草业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预制菜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耕地质量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3个。

三、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展现新气象。一是加快建设秦创原农业板块。我们紧紧扭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根本性任务,出台秦创原农业板块2023年《工作方案》,不断强化种业、果业等6个产业创新中心要素保障,发放“科创贷”2000多万元,举办成果路演72场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09项、交易额2.4亿元。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新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130家,成功推动中捷四方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二是大力推进央企省企进杨凌。积极争取央企、省企在杨凌布局重大科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粮西北油脂加工基地项目、陕西粮农油脂集团总部搬迁项目等11个项目入区,推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创新大厦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研究制定进一步提振信心恢复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持续开展“四项服务”(惠企政策、要素保障、解决难题、指导调度),落实“四个机制”(领导包抓、清单管理、督查考核、调度运行),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强信心、稳生产、扩市场。上半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17户,同比增长10.2%,其中新增各类企业614户,同比增长10.63%;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7%、增速全省第一,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3%、增速全省第一。

四、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引领高地建设,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以科技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按照“优化升级、提质扩面”思路,全面推进“七个提升工程”,着眼区内做强自身乡村振兴,放眼区外做实引领带动乡村振兴。着眼区内,持续深化“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政校企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优化升级,加快建设1万亩高标准主要农作物良种试验示范基地4个试点项目、1万亩名优新特标准化经济林果产业示范基地7个示范点、2万亩设施蔬菜育种生产示范基地10个试点项目,今年农高会前将全面建成投用。放眼区外,深入推进杨凌良种及种植模式示范推广“4455”计划提质扩面,18万亩“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应用示范基地”正有序推进建设。面向旱区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252场次、2.6万人次,“杨凌农科”品牌效应持续显现。举办全省推动农业科技市区合作暨杨凌农科助力榆林高质量发展签约活动,全面深化与省内各市在科技和产业领域合作,与10个地市对接意向合作项目95个,以杨凌良种、良田、良作、良机、良法、良制“六良”协同发力,助力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五、强力抓项目、优环境、改作风,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力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我们认真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安排,紧盯国家和省上“十四五”中期评估,围绕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重点领域,切实加大项目谋划工作力度,策划包装和储备了60多个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高质量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形成项目提速、投资提质的良好态势,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72个,总投资621亿元,年度投资163.4亿元。围绕项目优环境、紧盯项目抓作风,全力抓开工、保固投,1-6月开工86个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3.5%,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9%,位居全省第一。二是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落实落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出台八大举措精准发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涉农“123”审批服务新模式》等2项制度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坚持以12条重点产业链为抓手,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九项行动”,集中力量补链强链延链,成功举办杨凌农科发展促进座谈会、中国农科城全球合作伙伴大招募等招商推介活动90多场次,新引进中科三安、凯凯农业、棚掌柜等11个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其中省际到位资金7.5亿元,同比增长15.4%。三是着力锤炼过硬干部能力作风。我们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研究提出22项任务,持续深化以党建引领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相关要求,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明确11个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和工作一线,着力研究和破解制约改革创新发展的各类深层次问题,引领带动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形成了大抓调研、大抓项目、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生动局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当好现代农业“国家队”使命光荣,建设“农科新城”责任重大。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做深做实做优“三个年”活动,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聚力实现“六个新突破”,不断展现示范区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气象、新成效、新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单红:谢谢黄书记的介绍。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请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杨凌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队,近年来在打好种业翻身仗、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新举措和新思路?

黄思光: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非常感谢您对杨凌工作的关心关注。大家都知道,国以本为本,农以种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创新,这也是我国“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我们对标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杨凌首要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

杨凌示范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在育种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和耀眼的成绩,示范区目前聚集了1000多名育种科学家队伍、66个省部级技术平台、100多家种业企业以及350个试验示范基地,在作物遗传育种、牛羊克隆技术、反刍动物遗传进化、苹果抗逆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培育新品种1100多个,长期以来为我国种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以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这是对杨凌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定位。搭平台、建机制、聚要素、强示范,着力重塑现代种业创新生态,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大学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种业发展新格局。我们大力推进种业源头创新,深化区校协同,成立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组建了7名院士领衔、35名国内顶尖专家在内的技术创新团队,建立了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开展了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近三年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236个,其中国审品种21个,占全省84%,5项种业技术研发成果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我们大力培优扶强种业企业,先后引进了先正达、登海、良科等知名种业企业入驻杨凌,培育了杨凌伟隆、荣华2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实现我省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从“0到2”的重大突破。同时,区内还聚集着11家省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占全省四分之一,年种子交易额近10亿元,杨凌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种子集散地。我们大力推进良种示范推广,连年举办全国性小麦、玉米、油菜、瓜菜新品种观摩活动,进一步扩大新品种的影响力。以及国际种业展、国际种业创新论坛,集中展示优良品种1000余个,依托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累计实现农作物品种交易330项、交易额突破2.4亿元,粮食作物良种全国推广面积每年稳定在1.1亿亩以上,为推动旱区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杨凌示范区而言,做大做强种子事业,既是我们履行“国家队”职责的重要担当,也是我们立足科教资源、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建设“农科新城”的题中之义和关键之举。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旱区)种业硅谷的目标,充分发挥秦创原农业板块和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创新攻关、示范推广、要素集聚、培优扶强,着力打造旱区种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区,让越来越多的杨凌良种走向全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协同创新力度、强化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杨凌良种供给保障水平。高标准建设旱区农业种业创新基地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这些都是国家批给杨凌的平台。全面推进旱区生物育种共享实验室、旱区种质资源库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种业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人才引进、资金倾斜和保障,推动种子研发整体联动、协同创新。聚焦传统优势,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五大主攻方向,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力争取得一批引领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努力在种业创新上拔尖筑峰。

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辐射带动,进一步扩大杨凌良种示范推广效应。依托秦创原农业板块、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杨凌农高会等平台,及时发布、宣传和推介种业创新最新成果,使成果尽快能够转化到田间地头,惠及农业发展。大力开展成果产业化全流程服务,推动更多种业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交易。面向全国新布局建设一批杨凌良种示范推广基地,强化良种、良田、良作、良机、良法、良制“六良协同”推广应用,让更多杨凌良种走向全国,助力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交流、培训、示范”主体功能,推动更多的杨凌良种走出去,在海外产业园区试验示范,规模化种植。目前,我们在中亚地区已经推出100多个品种。

我们将持续加大创新资源聚集、强化内合外联,进一步汇聚杨凌种业创新发展合力。抢抓国家种业振兴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省部共建机制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种业创新平台和重大创新项目,能够更多的落地杨凌。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正达等区内外种业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创新协同,积极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协同体系,推动杨凌育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面实施后稷人才工程,大力吸引一流育种人才和团队来杨凌创新创业,推动杨凌种业创新能力加速迭代升级。

我们将持续加大种业企业引育、强化支持引导,进一步推动杨凌种业全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引进种业头部企业入区发展。按照“一企一策”不断加大对入区种业企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种子研发生产加工能力。支持引导种业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深化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建设一批商业化育种中心,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种业创新成果应用,力争到“十四五”末,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达到5家,在目前的基础上还要再新增3家。

谢谢!

单红: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众所周知,近年来杨凌全力建设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请介绍一下杨凌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方面都有哪些新举措新进展?

pic

刘仲山: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感谢大家对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和杨凌对外开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内厅局的大力支持下,杨凌示范区勇当农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以强机制、建平台、作示范、促合作为主线,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

2022年9月基地建设被写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成效:

一是基地建设推进力度持续强化。基地《建设方案》由省政府联合农业农村部、外交部、科技部正式印发。今年4月,基地建设协调机制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杨凌把“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等同于“上合农业基地党工委管委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合、专班推进,形成了“全域上合、全面上合、全体上合”的工作格局。

二是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密集举办。高质量承办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第十二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2022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等重大多边会议14场次,有3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活动,也促成合作成果10余项,杨凌上合基地成为上合组织国家农业领域交流合作共建共享的高能级平台。

三是培训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开展国际农业技术培训33期,累计有7000多名农技人员、农场主和高素质农民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招收上合组织国家硕博士留学生79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境外办学项目培养职教学生200名。杨凌农业技术培训得到上合组织国家普遍欢迎。

四是境外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积极推动建设境外现代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园区,建成中乌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试验试种小麦、玉米、油葵等作物6500多亩,推广110多项栽培技术走出去,辐射面积达3000多万亩。

五是产能贸易合作更加务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构想》得到上合组织各国一致同意。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建成2个中国(陕西)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俄罗斯联邦总商会、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商品原料交易所等4家经贸机构入驻杨凌。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比如面粉、葵花油、饲料原粮等商品引入国内市场,陕西苹果、茶叶、智能农机装备等30多种特色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远销上合组织国家。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立足中国、辐射上合、联动周边、面向全球”的定位,对标省委“农业对外开放看杨凌”要求,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在旱区种业、节水灌溉、生物安全等方面科技优势,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内陆农业开放合作新高地,为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杨凌方案”,贡献“杨凌力量”。

谢谢!

单红: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陕西广播电视台:杨凌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一直备受称赞,请问在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针对高质量项目建设和企业群众需求方面都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仲山: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杨凌示范区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聚焦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提出了一批硬措施、硬机制,以重点任务的创新突破引领带动了全区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具体表现在,二季度,示范区在全省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中表现优异。特别是1-5月份,杨凌两项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主要工作成效有五个方面。

一是主动加强系统谋划,做好高质量发展“必修课”。

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九大重点举措》,分别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27项、17项任务和9大重点举措;各部门针对营商环境“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先后出台了10余项配套文件。通过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统筹推进,着力打造示范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审批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办事最快、机制最活”的“三化五最”营商环境。

二是主动加强守正创新,找准一流营商环境“发力点”。

示范区始终把“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放心。将企业开办6个环节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登记事项目前均可实现全程网办,已实行企业简易注销和市场主体歇业制度。设立全省首家水电气共享营业厅,实现“水电气”业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另一方面优化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让群众满意。我们有13个“一件事一次办”已在陕西政务服务网全事项上线。“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比例提升至85%;“跨省通办”和“省内异地代收代办”事项增至168项。二手房实现“带押过户”,在户政、交管、出入境等方面实现“跨省通办”、预约上门、节假日预约审验等便民举措。

三是主动加强要素供给,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采取“分阶段施工许可”、“施工图并联审查”、“容缺受理”等具体举措,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效能。进一步简化流程和申请材料,加强了对土地出让、用地规划的数据共享,目前9家企业在交地时完成了不动产登记,就是交地同时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书,涉及面积1350亩,促进了建设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进一步压缩水电气审批环节和时限,用水、用气时限分别压缩至3个和5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水利工程“不见面开标”,实现建设工程领域“不见面开标”全覆盖,已完成322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四是主动加强政府效能提升,构建政务环境“服务链”。

示范区积极搭建政企互动交流平台,开展“双包一解”活动,全区12名党工委管委会领导、106名处级干部包抓企业104个、项目141个,目前收集企业反映的困难共43个,解决35个,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5个,组织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64场次。举办银企对接活动6次,发放400多万元应急纾困贷款,贷款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推动优质大企业财务系统与电子税务局直连互通,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开展各类招聘会29场次,发布岗位1.6万个,有效缓解了企业人才招聘难的困难。

五是主动创新监管模式,营造公平公正“可预期”。

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通过选派干部入驻水电气暖相关企业、建立成本清单等方式强化监管。全面推行入企检查报备制度,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真正落到实处。深化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1%。聘用营商环境监督员22名,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和互动交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组织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活动,通过领导“查看+体验”,优化提升政务效能,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之,杨凌示范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最有效的、最现实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持续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狠抓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助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单红:感谢今天的两位发布人,也特别感谢与会的各位媒体朋友。今天是我们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区层面的最后一场,从4月份以来,我们先后邀请到了11个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全面的介绍各地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开展“三个年”活动的一些亮点举措和学习成效,也为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后续,我们的系列主题发布会将转入省直层面,我们还将邀请省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请他们介绍我省各系统各行业各领域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也邀请大家持续关注系列主题发布会。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