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陕西省冬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情况介绍
时间:2023-12-22 09:46:00 来源:陕新发布
12月20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戈养年,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郭军、社会事务和殡葬管理处处长李鹏飞、养老服务处处长高静出席,介绍冬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戈养年先生,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郭军先生、社会事务和殡葬管理处处长李鹏飞先生、养老服务处处长高静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冬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戈养年副厅长作介绍。
戈养年: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今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以开展主题教育“百县千镇万村”大调研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各类救助帮扶工作,累计投入中、省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0亿元,走访困难群众52.6万人次,全力保障近30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他们困有所济、温暖安全、衣食无忧。下面,我就全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冬季重点工作安排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是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牢固树立“大救助”理念,打造西安市碑林区“融救联助”和延安市宜川县“融救助”样板,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实施提标扩围工程,分别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等特殊困难人员生活保障标准,让他们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9.7万户、124.2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13万人,其中分散供养9.3万人。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人口等“三类人员”中纳入民政兜底保障13.38万人,占比达到“三类人员”总数的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拓展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相关功能,汇聚205.17万条低收入人口信息,优化完善低收入人口因病、因残、失业、住房、主要劳动力死亡或服刑等预警指标设置,增强潜在困难群众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是深入开展兜底解忧暖民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大排查、大整治”等行动。制定印发《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摸排掌握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累计走访排查9.15万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解决住房安全问题55人,安排集中供养379人。同时,会同省司法厅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因照料服务责任不到位、监管缺失等问题而导致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损害等问题,加强法律援助等司法服务,依法维护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合法权益。
三是着力解决好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困难。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直接救助,给予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今年以来,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39.9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4.3亿元。将“e救助”平台接入全省政务服务“秦务员”APP,拓展救助申请“掌上办”渠道,全年受理线上救助申请6.9万人次。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设置站外临时避寒开放式救助服务点1625个。帮助366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成功,落户安置身份不明的长期滞留人员22人,有效保障求助人员的基本生活。
四是加快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大力发展服务类救助措施,更好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救助需求。积极促成全省1589家社会组织与7421户“三类人员”开展结对帮扶。各地共安排资金1.1亿元,用于第三方入户调查、困难群众探视探访、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完善主动发现机制,构建形成线上动态监测、线下走访排查的主动发现立体网络,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方式,及时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在村(社区)建立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响应服务队19969个,配备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21069名,救助困难群众10.7万人次,用“大数据+铁脚板”,走出主动发现救助的“暖心路”。
五是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近期,我们正在会同省财政厅提前下拨各地2024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并督促各地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冬季取暖补助等资金。今年以来,已先后下拨中央及省级资金共计2亿余元,用于全省3677名孤儿及709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拨付、助医助学项目、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工作开展;下拨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7亿元,惠及残疾人107.2万人。针对困难群众过冬问题,按照城市低保每户1200元、农村低保每户500元、城市特困人员每人1200元、农村特困人员每人500元的标准,向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冬季取暖补助,确保城乡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截至目前,已向138.6万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助4.3亿元。
六是加快补齐民政基础服务设施短板。紧抓“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机遇,对照“12个1”的规划布局【每个市、县建设1所综合性社会福利院、1所精神病院、1所儿童福利院、1个救助站、1个婚姻登记服务中心、1个高端养老中心、1个失智失能老年人管护院、1个殡仪馆、1个经营性公墓、1个城市公益性公墓、1个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基地)、1个综合性彩票销售服务中心(基地)】,推动各地实施一批保急需、保基本、补空白项目,各地已达标项目1011个。目前,全省278个在建民政项目完成投资205亿元,完成率95%。同时,将养老、殡葬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用地纳入省、市、县(区)国土空间规划,全省落实民政项目用地9.66万亩,谋划申报2024年国家重大项目库项目606个,总投资361亿元,夯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七是扎实开展民政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从2023年9月20日起到2024年1月底,按照“问题出清、矛盾清零、筑牢底板、补齐短板”目标,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民政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督导检查活动,组织全省民政系统万名干部对6.8万个民政服务机构过筛子、消隐患、保安全,发现问题12704个,已整改12365个,整改率97%,进一步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确保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一是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摸底排查。指导镇(街道)、村(社区)持续深入摸排、精准掌握本辖区困难群众特别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残疾人等御寒情况,主动了解其过冬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全面落实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做好相关社会救助政策与受灾人员救助政策的衔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及时受理和回应群众求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二是持续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加大夜间、降温时段、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和节假日巡查频次,针对车站、繁华街道、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在建工地、城乡结合部等流浪乞讨人员易集中地段开展重点巡查,为临时遇困人员及时提供吃住、送医、托养、送返等救助,切实保障受困人员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困难群众帮扶。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引导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公益组织等,规范有序参与到困难群众入户走访、救助帮扶、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等服务工作中,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实际困难。
四是深入排查整治民政服务机构风险隐患。深入开展民政服务机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协同应急、消防、住建等部门,紧盯建筑、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安全,重点针对积雪、结冰、大风、取暖、用电、燃气、用煤等安全隐患开展排查,防止发生房屋垮塌、户外设备倒塌、漏电失火、煤气泄漏等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全力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谢谢大家!
李惠:谢谢戈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新华网:省民政厅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困难老年人健康、安全、温暖过冬?
高静:今年以来,我厅举全厅之力干养老服务工作,特别是在研究保障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方面,从深入基层调研到政策制定,再到督导贯彻落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确保我省困难老年人住有所居,食有所安,病有所医。
一是创新养老救助制度。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的通知》,补齐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短板,下达资金6687万元,将集中照护对象由特困供养人员拓展到低保家庭中完全失能老年人。会同省财政厅、省医保局印发通知,落实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工作措施,规范机构法人登记、保障服务对象权益、提升机构服务质量。
二是开展1.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残联等4部门出台《陕西省“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将适老化改造对象扩展至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将范围逐步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下达省级财政资金2600万元对1.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三是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联合省政法委、文明办等部门出台《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
服务的实施意见》,以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为主要途径,了解化解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以下简称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安全风险,全年共探访老年人16余万人次。
四是开展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督导。开展全省民政服务机构(站点、窗口)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督导检查、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省级督导检查和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检查,制定问题台账,就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制定整改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做到以查促改、以查提质。
近期,全省气温骤降,冬季呼吸道传染疾病呈高发态势,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发力,确保老年人安全、温暖过冬。
一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对养老服务机构周边环境进行认真排查,防范雨雪、冰冻、低温造成了的养老机构安全防患,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坚决防止防患拖成事故。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危险,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老年人生命安全。
二是做好除雪防冰。加强值班值守,加强巡检巡查,落实院长带班、陪餐等制度,提升养老院内有效工作力量;及时清理养老服务机构出入门口、院内道路的积雪积水,设置防滑提示牌,铺设防滑垫,撒布融雪剂,全力保障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行走和出入安全。
三是保障取暖供暖。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及时添加衣被,做好锅炉、暖器等设备的维护管理,保障室内温度,确保老年人温暖度过寒潮天气。采用电暖气等辅助取暖设备的,强化应急值守,加强用电安全管理,严防火灾隐患。
四是开展宣传培训和疾病预防。对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入住老年人开展雨雪冰冻防灾减灾常识培训宣传,提高应急能力。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储备足量的常用药物,做好老年人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社会救助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民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郭军: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有关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推动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要采取了3个方面的措施,确保兜住兜牢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一是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工作。会同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印发低保扩围增效、加强农村低保与防止返贫监测有效衔接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落实必要就业成本和刚性支出扣减、“分类施保”、“渐退帮扶”等政策,适度放宽低保等救助对象认定条件,进一步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可及性。目前,全省有64万名低保对象纳入“分类施保”政策,3.4万名低保对象纳入“渐退帮扶”政策;7.3万低保边缘家庭中,有4.47万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
二是不断加强摸底排查工作。指导各地充分发挥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乡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对辖区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众开展全面排查,准确掌握家庭基本生活存在的困难。充分发挥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数据比对筛查,及时预警困难风险,组织查访核实,落实救助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共比对21批次7548万条数据,下达核查任务64.57万人次,通过纳入低保(单人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完善分类施保等措施,消除风险点3.21万条。
三是进一步提高救助工作时效性。指导各地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措施,适当提高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下拨额度和审批额度。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或特殊情形的急难个案,及时启动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予以研究解决,真正做到“一事一议”“一案一策”。今年以来,各地共召开联席会议197次,通过县级协调机制研究解决个案问题472件。通过综合实施“掌上办”“主动救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持续强化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密切关注当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指导各地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救助措施,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是继续加大摸排和救助帮扶力度。切实发挥村(社区)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等基层人员作用,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重病重残低保对象等为重点开展细致走访摸排,帮助排查取暖安全风险隐患、强化防寒御寒保障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二是畅通救助渠道。广泛公布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拓展优化“e救助”掌上办服务,及时受理群众各类急难愁盼诉求,畅通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渠道。
三是持续强化扩围增效。指导各地落实省民政厅等14部门《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低收入人口认定条件和程序,提升社会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加大对基本生活临时遇困的务工无着人员和流动人员救助力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四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衔接,建设慈善信息对接平台,支持引导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为低收入人口提供生活照料、探访探视等个性化、多样化救助帮扶,形成对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各界导报:今年11月1日起,全省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请问在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方面,有哪些主要措施?
李鹏飞: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省民政厅于10月30日印发了《关于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2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以来,已救助各类求助人员3200人次,其中救助站内救助2718人次,站外救助482人次,发放衣物1148件,发放食品2295份,发放宣传册、引导卡40782份,发放防疫物资1723份,出动工作人员7513人次。针对极端天气,12月19日,我厅召开了全省“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推进工作视频会,对这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关于“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我们主要采取了七项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相继成立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市救助管理站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地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推动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各地救助管理机构成立专项救助行动专班,进一步细化责任,落实岗位职责,构建完整的专项救助工作体系。
二是进行规范管理。我厅立足于民政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救助管理规范化建设,以开展区域中心试点的救助站为样板,通过明确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细化救助流程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救助管理业务的规范化管理能力。做到了来站求助、电话联络和来访寻亲100%受理。推行“亲情化”服务,工作人员对受助人员“以爱心相助、以笑脸相迎、以和言相谈、以善手相助”,使救助对象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家庭般的关怀。
三是提前气象预警。我厅与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极端天气的预警通知,及时向各级民政部门通知预警信息。“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市结合天气预警信息提前谋划、提前准备,在极端天气下,出动流动救助巡逻车每天上街巡查,实现对城区汽车站、桥墩、涵洞、凉亭、广场、河堤路、废弃房屋、拆迁工地、垃圾转运站、城乡结合部等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区域进行拉网式巡查,扎实做好街面巡查救助,引导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入站接受救助。
四是建立四级联动。我厅积极推动市、县、镇(街)、村(居)四级联动救助机制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要求,镇(街)、村(居)负责做好主动报告、引导护送和应急救助等工作,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线索快速响应,及时就近提供救助。救助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服务接待制、首接负责制,一接到发现报告,立即到达现场并实施救助;对距离较远无法及时赶赴现场的,及时指导镇(街)、村(居)实施应急救助,合力推进“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形成闭环管理。
五是开展联合巡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主动联合公安、城市管理、卫健等部门集中开展街面巡查救助,各市、县共成立联合巡查组100个,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群体,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处置,坚决杜绝极端事件发生。
六是实施临时庇护。我省各地织密救助网络,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多方协调,通过设置临时救助庇护联络点,为受助人员提供救助。首先,民政部门将966个福利彩票投注站点设立为临时救助庇护联络点,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协调公安和城管等执法部门将659个治安亭和环卫工人休息站设置为救助庇护联络点。同时,我们发挥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及时主动发现遇困人员,对其进行临时庇护。
七是狠抓源头治理。我们将源头治理作为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督促各级政府、机构、家庭三方各尽其责,落实帮扶政策。各级民政部门加强与镇(街)、村(居)委会的联动,充分发挥民政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积极开展多渠道救助帮扶。专项救助行动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对已经返家的易流浪走失人员开展回访618人次,为29人办理了特困供养,为35人办理了低保,协调所属镇(街)以“政策保障、属地兜底、亲属共担”的形式联系安置机构,夯实管理责任,有效杜绝了反复流浪现象。
李惠:感谢几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