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聚焦“三张清单”、深化“四下基层”、 统筹“五个行动”抓落实促发展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二)
时间:2024-11-25 09:30:22 来源:陕新发布
11月19日上午9时30分,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聚焦‘三张清单’、深化‘四下基层’、统筹‘五个行动’抓落实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我们邀请到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先生,以《奋楫笃行 踔厉奋发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同时,我们邀请到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政先生和李续锋先生,请他们围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内容,为大家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姜盼主持。
姜盼: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铜川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聚焦‘三张清单’、深化‘四下基层’、统筹‘五个行动’抓落实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我们邀请到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先生,以《奋楫笃行 踔厉奋发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同时,我们邀请到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政先生、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续锋先生,请他们围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内容,为大家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刘战杰先生作介绍。
刘战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我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对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一示范四高地”奋斗目标,以建设美丽铜川为核心,聚焦改善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大力实施生态强基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我市荣获2023年度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我局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今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
一是空气质量关中前列。坚持“夏治臭氧冬治霾”,常态化执行“75311”指挥调度制度,深入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VOCs源和生活源“五源共治”,新增绩效B级及以上工业企业6家,7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提标改造;建成重点用车企业环保门禁系统68家,完成年度任务的106%;新增国六排放标准和新能源货车1019辆,全市大宗物料清洁运输比例达88.55%;全市82个5000平方米以上在建工地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城市主城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4%;制止劝阻露天焚烧、燃放烟花爆竹行为190余起。截止11月17日,全市优良天数242天,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7,空气质量位居关中6市区和汾渭平原15市区“双第一”。
二是水环境质量稳中趋优。坚持“三水”统筹,强化“五项机制”,以创建省级美丽河湖为抓手,印发了《铜川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编制了《龙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全面开展了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工业园区水污染排查整治等工作,完成了8个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设施的排查整治任务,21个入河排污口全部纳入常态化监管,城市黑臭水体实现了长治久清;建成北市区污水处理厂应急调蓄池,改造雨污混流管网42.7公里,完成年度任务133.4%,整治河湖“四乱”问题55个,汛期污染强度同比下降45%;岔口国考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到Ⅲ类水质,优于国考2个类别,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4个国家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均100%稳定达标。
三是土壤防治安全稳固。完成了13个“一住两公”地块的土壤状况调查工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市无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全面开展乡村更美丽专项整治行动,完成了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和“千万工程”14个省级示范村、36个市级重点村年度治理任务,全市无农村黑臭水体。我市首次参与编制的三个国家级危险废物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四是服务保障成效明显。全面落实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要求,健全完善“五个一”工作机制,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应用,环评申报资料、审批时间同比分别减少30%、50%,累计审批备案建设项目环评290个,排污许可346个,按期办结率100%;创新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环保预审机制》,与各区县及发改、工信、招商等部门建立动态联合预审机制,通过提前介入、部门会商、专家预审、答疑解惑,推动项目高效落地科学建设。截至目前,预审市级重点项目150个,招商引资项目80个,发提醒函52份;持续深入开展“帮扶在一线 满意在环保”下基层进企业活动,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明白卡和微信交流群,为企业解决环评、排污许可、资金、技术等各类困难问题340个。
五是督察执法有力有效。坚持科学执法、精准执法、监督帮扶相结合,扎实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截至目前,第二轮中省环保督察反馈4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40个,未到期的2个问题正在按序时整改。顺利完成了第三轮省环保督察配合保障工作,期间受理信访件84件,较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减少35件,降幅达29%,目前均已办结。深化“利剑执法”行动,开展工业窑炉、机动车排放、水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等专项执法检查,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49起,罚款金额349.7万元,将符合条件的53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办理首违不罚、从轻减轻处罚案件38起,减免金额392万元,累计受理生态环境举报投诉案件211件,办结率99.52%,满意率99%,使监督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六是绿色低碳全面推进。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实施《铜川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目前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32项创建指标已完成27项,耀州区、宜君县开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我市被列入为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市,修订了《铜川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宜君县、印台环保产业园被命名为全省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县区、园区,冀东水泥万吨线碳强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印发了《铜川市2024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碳强度降低实施方案》,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排污许可年度执行报告连续4年提交率、审核率稳居全省第一。
七是安全防线持续筑牢。印发了《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实施方案(2024-2026)》《安全生产六个清单》等系列文件,编制了“一河一策一图”方案,建立了周末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机制和突发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以节假日、敏感时期、汛期等重要风险隐患易发期为重点,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应急演练,开展“五源一设施”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发现74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今年以来未发生生态环境突发事件。
八是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日常宣传与重大节日宣传相结合,多维度、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先后举办了华能杯“美丽铜川我的家”摄影(短视频)大赛、“学思想 当先锋 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城”演讲比赛等系列宣传活动,制作的宣传片《一座资源型工业城市的绿色蝶变——走进绿色低碳幸福新铜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积极组织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和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200余次,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在各类媒体累计刊(播)稿件2000余篇。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扎实高效推进美丽铜川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引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铜川。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既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与配合,也离不开新闻界朋友们的关注和参与。在此,我衷心希望媒体朋友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铜川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动铜川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姜盼:情况介绍就先到这里。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介绍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陕西日报社记者:重点项目建设是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在保障重点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
刘战杰: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一直以来,重点项目都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硬支撑”,我市当前正处于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阶段,抓项目对于稳增长、促转型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项目环评要素保障工作,积极推行“四全工作法”,不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为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全周期”跟踪服务。项目招引阶段,我们提前介入,实行“预审制”,对存在环境制约因素的项目及时发送提醒函,避免项目“走弯路”“误时机”,截至目前,共发送提醒函52份;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我们将公布在市政府网站上的多家环评中介服务机构及环评咨询专家名单及时告知,供业主根据需要选取;环评报告受理阶段,对项目即来即审,快审快批;项目建设阶段,我们跟踪指导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施工期环保措施,帮助企业避免环保违法风险;项目建成后,我们继续指导企业开展排污许可证办理及竣工环保验收,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二是“全链条”优化审批。将53大类150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权限下放区县分局审批,减少了审批层级、缩短了审批时间、提升了审批效能;建立重点项目台账,列出审批任务清单,紧盯节点、倒排工期、定期调度,加快项目办理进度;精简审批环节,实行“一站式”审批,推行“并联”“限时”审批,报告内容、申报材料数量压减30%,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截至目前,为全市290个项目办理了环评手续,按时办结率100%。
三是“全要素”质效提升。更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划定管控单元53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6个,重点管控单元24个,一般管控单元3个,为全市产业优化布局及建设项目精准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成立服务专班,为各区县、园区、景区派驻“一对一”服务专员17名,帮助企业解疑惑、破难题;对已批复建设项目加大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力度,倒逼环评技术单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环评与排污许可联动机制,积极解决项目落地、运行中的问题,今年以来,已协调18家排污单位为8个新建项目出让污染物排放量,解决了项目落地的污染物总量来源问题。
四是“全方位”宣传帮扶。建立政策“工具箱”,制作并公开环评办事指南,加大线上线下环保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为企业知法、守法、用法指明路径;畅通咨询服务渠道,采取热线电话、“政企交流群”“企业接待日”等途径,提供咨询服务220余次,避免企业“多头跑路”;深入开展“三送一帮”,送服务、送政策、送技术,帮助纾难解困,共深入招商引资部门、各工业园区、企业45次,解决环评问题71个,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到这里。
西部法制报记者:众所周知,秋冬季是雾霾天气频发的时段,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阶段,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如何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张建政: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进入秋冬季,受静稳、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加之区域性污染传输等因素作用,10月份以来全市优良天数同比减少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反弹25.5%,PM2.5浓度反弹43.8%,表明秋冬季大气治理形势任务艰巨。
面对当前秋冬季空气质量反弹不利形势,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将坚决扛起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政治责任,会同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综合施策,兵沉一线,采取“五共治”“一应对”六项措施来合力攻坚。
一是加强工业源整治。严控规上工业非电力煤炭消费,监督7家水泥企业执行错峰生产。强化351家涉气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和无组织排放治理监管,精准指导20家重点企业绩效升级,加快14家重点企业深度治理步伐。
二是加大扬尘源整治。严格落实119家建筑工地“六个100%”抑尘措施,加大道路扬尘精细化整治力度,对152处重点路段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大道路保洁抑尘力度,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的“四位一体”作业模式,合力防止扬尘污染。
三是强化移动源监管。完成255辆国三及以下柴油车淘汰任务,狠抓9家机动车环检机构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I/M)制度,不断提升超标车辆进站强制维护率,完成64家大宗货物运输企业门禁系统建设任务,不断提高全市清洁运输比例。
四是深化VOCs源治理。加强对53家涉VOCs企业全过程管控,对99家加油站油气回收实施常态化在线监控,督促全市150家中大型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全过程监督87家汽修企业涉VOCs达标排放。
五是严防生活源污染。巩固散煤治理和清洁取暖成效,强化散煤生产加工储运使用环节监管,加大秸秆禁烧整治力度,发挥区县、镇办、村组、社区四级网格化监管作用,加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紧盯元旦、春节等关键时间节点,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联合开展禁燃禁放区域巡查监管。
六是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紧盯秋冬季颗粒物污染特征,结合气象因素和污染传输影响,及时发布红、橙、黄色预警管控指令和响应措施,严格执行关中联防联控预警响应,精准有效防范重污染天气过程,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天蓝气清、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
我就介绍到这里。
网易:刚才发布辞中提到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尤其是岔口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我们知道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区县、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力协作,那么为做好这项工作,生态环境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
李续锋: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2024年,我局水环境治理工作以“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为总目标,充分发挥水环境治理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扎实推行“345”工作举措,不断提升精细化管控能力,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石川河岔口国考断面已连续3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优于国考目标2个类别,水环境质量改善率位居全省前列,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被《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铜川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刊登宣传。
“3”即“三水统筹”。始终牢固树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理念,统筹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
“4”即“四水共治”。深入贯彻留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保护地下水、循环再生水“四水共治”思路,会同水务、城管等部门,强化水资源统筹管理,保障河道生态流量,提升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加强地下水源头防治和风险管控,全力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5”即“五项机制”。一是定期调度机制,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提升工作小组,坚持定期调度水环境治理重点工作,累计召开专题会议13次。二是巡查联动,全市共36名河道巡查网格员、6名专职人员全天候动态巡河,市、区(县)、镇、村四级联动响应,及时发现并处置河道污染问题66个,共查处水污染违法案件4起,罚款15.5万元。三是预报预警,联合气象部门组建全市汛期污染强度分析工作团队,今年以来共会商研判5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每月对各区县汛期污染强度进行分析排名,传导责任压力,汛期污染强度得较去年同期下降45%。四是驻厂监管,闻“汛”而动,安排环境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污水处理厂精准指挥调度,确保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五是部门协作,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印发了《铜川市2024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全面排查城市(含县城)建成区内10个水体,巩固“长制久清”治理成效;生态环境、公安、城管执法三部门联合发布《污水排放提醒函》,附带警示案例,引导企事业单位依法排污、规范排污,疏堵结合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345”工作举措,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加大汛期污染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浪费水资源等违法行为,确保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逐步实现人民群众“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
我就介绍到这里。
姜盼: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铜川市生态环境局推荐了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铝镁合金分公司项目采访点,会后集中乘车观摩采访。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主题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