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APP下载

【实录】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03-03 17:13:49 来源:陕新发布

1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主任杨兵,西安车站海关关长王丽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王相军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杨丽萍: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年来,我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高能级平台,全力推进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西安)运营质效。截至目前,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突破4900自然列。今天,我们邀请到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主任杨兵先生,西安车站海关关长王丽英女士,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王相军先生到会,介绍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请杨兵主任介绍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有关情况

杨兵: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西安浐灞国际港党工委、管委会,向长期关心支持班列发展的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2024年,是中欧班列(西安)开行11周年。过去的一年,我们筑梦丝路、联通桥梁,跑出开行“加速度”,全年开行突破4900自然列,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集结中心建设迈入崭新阶段,成为全国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中欧班列(西安)开行的新举措、新特点、新突破:

一是拓展内外联通,现代物流体系交织成网。新开行西安--格鲁吉亚波季线路,中欧班列(西安)国际干线达到18条,运输范围覆盖欧亚大陆全境;新增浙江台州、江苏宿迁等合作城市,“+西欧”集结线路达到26条;特别是与浙江海港集团加强合作,全年东向海铁联运班列开行498列,增速达到15.5%;向南开行至越南、老挝等互联互通班列,实现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结交汇,基本构成面向欧亚、通达全球的现代物流体系。

二是深化对外合作,国际枢纽能级跃升。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合作,建成投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全国班列开行城市中第一个境外投资铁路物流枢纽项目--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与阿塞拜疆铁路、俄罗斯铁路合作,加快建设巴库、谢利亚季诺等境外物流场站,实现中欧、中亚“枢纽对枢纽”的升级。同时,“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挂牌运行,中亚公园正式开园,西安领事馆区加速建设,可以办理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6国签证,遍布亚、欧、澳、非四大洲,高质量开放动能更加强劲。

三是数字创新引领,班列运行质效双提升。对外与哈铁数据互联互通,在境内率先实现海关、铁路数据联通、智能报关、出口集结前置、启运港退税、集装箱循环运输等,运行效率提高1/3以上。班列云舱系统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报关、制单时间由5-7小时降为5分钟以内。深化与宁波港、青岛港等沿海港口信息化合作,“浙江e港通”在西安国际港落地运营,实现“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为陆海内外联动注入新活力。

四是构建多元通道,跨里海走廊突破发展。加密开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时效由15-23天降为11天左右,基本实现“天天班”。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行跨里海班列292列,其中2024年开行187列,呈几何式增长。特别是2024年9月,在省市关心指导下,成功举办中欧班列(西安)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对接洽谈会,该会议规格高、影响大、成果多,发布两大倡议,分别是《高质量共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合作共建高水平开放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为加快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带动产业集聚,“班列+”效应持续显现。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带动作用,引进中能建、山东能源、中通云配等500强总部及子公司5家;招引俄罗斯联邦总商会、阿伯朗酒业等外向型企业67家,陕西国际经贸集团、陕西数控集团等大宗批发业企业31家,腾讯阅文、百度度小满、与辉同行、理想汽车等15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约落地。2024年,园区预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4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预计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超5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持续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保持中欧班列稳健增长,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全国向西开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助力陕西西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大力量!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杨丽萍:谢谢杨主任。介绍情况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请提问。

陕西日报: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继续领跑全国,请问杨主任,2025年中欧班列(西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新举措?

杨兵:感谢这位新闻媒体朋友的提问,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突破4900自然列,2025年,西安浐灞国际港将围绕以下4个方面,持续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构建现代国际物流体系。持续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高质量、市场化、可持续运营,加大与国铁、海关及境外铁路公司合作,常态化运行好18条国际干线和全程时刻表班列;深化与沿海港口的互联互通,持续丰富陕西企业“出海口”;打造全国公路跨境运输集结中心,真正实现公、铁、海、空融合互补,形成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体系。

二是加快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创新“数字化+物流”,通过数字化赋能,整合境内外各类开放平台信息资源,不断拓展中欧班列(西安)云舱系统应用场景。同时,将云舱系统推送至省内每个区县、每家企业,进一步提升班列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扎实提升海外投射能力。用好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推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尽快建成投用,加快阿塞拜疆巴库、俄罗斯谢利亚季诺等物流场站建设,持续加大与格鲁吉亚、土耳其等铁路公司合作,提高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多式联运组织效能,进一步完善班列多元通道体系,扩大集结中心海外辐射范围。

四是着力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紧密围绕亚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需求,依托班列效率高、成本低的“一站式”服务优势,高标准打造“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医工科技产业园,吸引更多国际贸易企业、先进制造企业落户发展,加快构建面向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体系。谢谢!

杨丽萍:请继续提问。

中国网: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成绩如何?2025年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有哪些新打算?

王相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铁路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是中欧班列(西安)开行11周年。过去的一年,中欧班列(西安)优势持续稳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开行量达到4985自然列,同比增长25.1%,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西安成为全国首个累计班列开行量超过25000列的城市,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1/4。

2025年,我们将聚焦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立足铁路安全可靠稳定的优势,以增强物流枢纽能级、提升班列服务质量、创新班列发展为着力点,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

一是增强物流枢纽能级。实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再提升工程,推动西安国际港站前置安检区扩建,发挥中铁联集三线束和“关铁提升项目”建成后效能,全面增强枢纽作业能力,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快捷高效的物流集结中心。

二是提升班列服务质量。进一步开展班列降本提效攻关,持续优化货物流线和作业流程,提升中欧班列全流程集结分拨效率。加快西安国际港智能化场站建设,应用北斗系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供集场站管理、国际联运、内贸发运、仓储配送、特色物流等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物流解决方案。

三是拓展班列运输通道。积极探索国际铁公联运进出境新模式,开行经中吉乌通道至中亚国家的国际铁公联运班列。扩大中国—里海—黑海—欧洲的“两海”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频次,加密去程线路、新增返程线路,实现“天天班”常态化稳定运行,争取开行至巴库、波季的中欧班列南通道全程时刻表班列。打造中欧班列精品品牌,持续用力推动综合物流低成本辐射、高效率通达,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加速流动、焕发活力。

2025年,我们将以持续推进建设高效便捷、安全韧性、自主可控、创新融合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为目标,加快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班列大格局,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杨丽萍:由于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国际在线:我提问的问题是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运送货物货值和陕西货物比重多少,2025年西安海关在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通关效率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王丽英:谢谢您的提问。2024年,西安车站海关在西安海关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改进作业流程,服务保障中欧班列(西安)高效开行,监管班列进出口910.2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陕西货物通过班列进出口371.9亿元,占比40.9%,增长55.6%,陕货进出口货值前三名的商品为:汽车及其成套散件54.6亿元、汽车零配件17.3亿元和化妆品11.9亿元。

2025年,西安海关将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积极落实省署合作备忘录,持续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不断提升中欧班列(西安)监管效能。概括起来是3个字:优、简、快。

优,就是优流程、优服务。我们将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重点措施》,持续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发挥“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关企座谈会”等机制作用,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助企纾困个性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口岸基础设施,支持铁路中心站综合查验场地建设、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改扩建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行。

简,就是简单证、简手续。持续推广“舱单归并”“一票多车、分送集报”等创新措施,精简报关单随附单证,简化进出口申报手续,降低企业申报成本。扩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措施和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的运用,持续助企降本增效。深化“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监管模式的运用,整合班列出口货物办理环节,促进班列出口集结中心实现规模化、智能化运行。

快,就是作业快、检查快。持续推进智慧物流监管系统升级改造,实现班列进出境货物、跨境电商等业务领域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持续提升监管场地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积极探索远程视频查验,做到对各个监管场地查验工作进行远程监控、实时调度,实现“1+N”查验功能和全业态自动化监管。积极推广“铁路快通”、公铁联运等模式,持续促进班列通关便利,确保西安铁路口岸“管得住、通得快”。

杨丽萍: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请大家持续关注中欧班列(西安)开行情况并做好相关报道工作。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